大家好,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关于“ 部《洪武大帝》(后又名《朱元璋卷》)读书笔记600+就可以”的话题。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,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梳理,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吧。
文章目录列表:
部《洪武大帝》(后又名《朱元璋卷》)读书笔记600+就可以
2.沈万三有很多传奇故事,是如何威胁到朱元璋的?
《明朝那些事儿》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,以史料为基础,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,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,语言幽默风趣。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,尤其对官场政治、战争、帝王心术着墨最多,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、人伦道德的演义。
概述
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,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,从赤贫起家,他没有背景,没有后台,没有依靠,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,他经历千辛万苦,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,从死人堆里爬起来,掩埋战友的尸体,然后继续前进,继续战斗。
朱元璋的那个时代有着无数的厉害角色,陈友谅、张士诚、王保保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。朱元璋用他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这些敌人,可以说,在那个时代,最 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。他几乎是赤手空拳,单 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。
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。姓名:朱元璋,别名(外号):朱重八、朱国瑞; :男;民族:汉;血型:?学历:无文凭,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,后曾自学过;职业:皇帝;家庭出身:(至少三代)贫农;生卒:1328~1398;最喜欢的颜色:**(这个好像没得选);社会关系:父亲:朱 ,农民;母亲:陈氏,农民(不好意思,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);座右铭:你的就是我的,我的还是我的……
上面这段文字,是现在迅速流行的史书《明朝那些事儿》的开头,如此介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,在历来的史书中可以说是新的尝试。易中天的火爆,似乎开创了写史书的一种新方法,史书不再枯燥无味地说教了,从天涯煮酒论史论坛走出来的《明朝那些事儿》几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,就吸引了从普通读者到学术人士等众多人的眼球,现在这本书已经正式出版了。
截止到2009年,《明朝那些事儿》已经正式出版了七部。
部《洪武大帝》(后又名《朱元璋卷》)
第1部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,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,从赤贫起家,他没有背景,没有后台,没有依靠,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,他经历千辛万苦,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,从死人堆里爬起来,掩埋战友的尸体,然后继续前进,继续战斗。
朱元璋的那个时代有着无数的厉害角色,陈友谅、张士诚、王保保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。朱元璋用他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这些敌人,
可以说,在那个时代,最 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。
他几乎是赤手空拳,单 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。
驾崩后传位于长子朱标之子朱允炆。
后朱棣以“靖难之役”的名义夺位。
第2部第二部《万国来朝》
内容自永乐夺位的“靖难之役”后开始,先叙述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事迹——挥军北上五征蒙古,郑和七下西洋,修筑《永乐大典》,南下讨平安南等等,后来永乐于北伐蒙古归来途中病逝,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“仁宣之治”后,开始进入动荡时期。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,导致二十万精兵丧于一旦,幸亏 忠臣于谦在“京城保卫战”中力挽狂澜,挽救了明帝国,但随即又在两位皇帝争夺皇位的“夺门之变”后被害身亡。
这一系列的事件和人物都精彩无比,可说 迭起,令人目不暇接、欲罢不能。
第三部《妖孽宫廷》第3部
接续上篇,从明英宗朱祁镇成功复辟的“夺门之变”后写起,叙述了忠奸不分的朱祁镇听信谗言,杀害曾救其于危难之际的大功臣于谦,而这也成为他继“土木堡之变”后在历史上留下的又一大污点。而在他病逝后,相继继位的两位皇帝宪宗和孝宗,一个懦弱不堪无所作为……
第4部第四部《粉饰太平》
从嘉靖即位、议礼之争开始。嘉靖皇帝借议礼之争清除了一批前朝旧臣,总揽大权。此后他的生活日渐腐化,一心想得道成仙, 大事抛诸脑后,奸相严嵩因此得以长期把持大权。同时大明财政空虚,兵备废弛,东南沿海的倭寇和北方的蒙古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。
第5部第五部《帝国飘摇》
内容分两大部分,一为内争,一为外战。内争写严嵩倒台后徐阶、高拱、张居正三人各施手段,你方唱罢我登场。三人都是实干家,都为中兴朝廷呕心沥血;同样又都是阴谋家,铲除异己心狠手辣。而这两者均以张居正为最:改革遗惠万民,荼毒殃及门生。外战亦即援朝抗日战争,场面波澜壮阔,运筹神鬼莫测,更塑造了李如松、李舜臣、邓子龙等一系列栩栩如生、呼之欲出的英雄人物形象。
虽然一样是说史,但当年明月用的笔法,却不是以往那些史书笔法。而是一种充满了活力和生气,字字都欲跃然而出的鲜灵笔法,在他笔下,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符号,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,那些事件更是跌宕起伏,叫人读来欲罢不能。
第六部《日落西山》
第6部主要讲述了晚明由“三大案”引发的党争,魏忠贤兴起及袁崇焕之奋战。自张居正去世后,便无人敢管万历,为争国本、查妖书、打闷棍,他与大臣展开拉锯战,三十年不上朝。东林党却因此发展壮大,为把持朝政,与齐、楚、浙三党明争暗斗,借国本之争,扶持明光、熹宗二帝即位,成功掌握政权。魏忠贤以平民出身,利用熹宗昏庸,又傍上皇帝乳母客氏,与东林党展开对决。在外,援朝抗日战争后,明防御线转至辽东。没落贵族之后李成梁打蒙古、灭女真,成为一代枭雄,却养虎为患,努尔哈赤借机兴起, 后金。为抗金、守城、夺失地,在帝师孙承宗的带领下,袁崇焕从一介文人成长为边疆大将,坚守孤城,最终击败努尔哈赤。
大结局
第七部《大结局》
《明朝那些事儿 7: 大结局》是对这样一段历史进行了分析梳理,引人思索:明朝最后一位皇帝,自来有许多传说。关于崇祯究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,还是一个力图奋起的人,一直众说纷纭。不管怎么说,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,也是一个精彩的时代。在这一时期,北方的后金势力崛起,经过努尔哈赤的经营,势力急剧壮大。努尔哈赤死后,皇太极即位。袁崇焕就在这一时期迈上了历史的舞台。本文作者告诉我们,袁崇焕这个民族英雄,在历史上不过是个二流角色。为什么这样评价?因为我们所了解的历史是远远不够的,在这背后,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。关于袁崇焕的死因,更是与我们之前知道的历史大不一样:一场与他无关的争权夺利,把他送上了死刑台。大明的 此时才不过刚刚开始,随后陕西等地爆发了各路义军。也许你知道闯王高迎祥、闯将李自成、八大王张献忠,但你知道“薛仁贵”、“曹操”和“刘备”也到明末来了么?这 不是穿越小说里的场景。而你又知道竟然有义军队伍叫“逼上路”、“鞋底光”、“一块云”,甚至“三只手”这样的名字吗?
《明朝那些事儿 7: 大结局》作者当年明月一如既往地用诙谐的笔调,告诉你历史的真相,以及纠缠在历史背后那些汹涌澎湃的暗流。
随便选一部你感兴趣的就可以了。
经典语录
0.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
1.风萧萧兮易水寒,欠了债兮你要还。[733]
2.必须亮出自己的獠牙,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所有的人,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。[736]
3.观点斗争是假的、方向斗争也是假的,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。[741]
4.其次,我们知道,但凡高水平的打群架斗殴,都有固定的行动计划,逃跑路线,事前 分发兵器(如菜刀,木棍等),事后找人出来背黑锅,一应俱全才开始行动。[748]
5.这就是传说中的"官话",俗称废话。[753]
6.哭是为了发泄情绪,流泪是最为重要的,而闹事要的就是声势,低声哭没啥用,一定要做到雷声大雨点小,以最小的精力换取最大的效果。[755]
7.纵使憨直,诚然不屈,这就是明代 的气节。[755]
8.没有竞争的完全市场只存在于理论想象之中——引自微观经济学(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)[767]
9.要知道,越接近心脏的部位越能得到血液,同理,天天见皇帝也着实是个美差,甭管表现如何,混个脸熟才是正理。[768]
10.请大家务必相信,长得帅除了好找老婆外,还容易升官,这条理论应该是靠得住的,夏先生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。[768]
11. 在发展,时代在进步,事实证明,一对一的政治单挑已经落伍了,为适应潮流的发展,政治组织应运而生,大规模的集体斗殴即将拉开序幕。[771]
12.人无耻到这个地步,是不容易的。[772]
13.不知为什么,这位皇帝继位十年,却一直没有儿子,原因不详,这种事向来都是 ,一般也是大娘大婶街头谈论的热门话题,换到今天也得偷偷摸摸地上医院,更何况在那万恶的旧社会。[775]
14.所谓以 为己任,通俗解释就是 都是老子的, 事就是本人的私事。[780]
15.活着是我的人,死了是我的死人,化成了灰还要拿去肥田![780]
16.其实统治王朝就是经营企业,只不过治国这一摊生意更大而已,做一般生意要交税、还要应付工商检查、安全检查、消防检查,逢年过节还得上贡,流年不利还会亏本破产。
相对而言,建立王朝这笔生意就好做得多了,除了启动资金过高(要敢拚命),经营周期不定(没准明天就牺牲)外,只要一朝成功,就立马鸟 换炮。从此不但不用交钱,还可以收别人的钱,想收多少自己说了算,除了你管别人,没人敢管你。因为开政府比开公司的利润更大,前景更广,所以自古以来,无数人都跃跃欲试,但成功者寥寥无几(就那么几个朝代)。[788]
17.所谓神秘,就是搞不清,摸不透,整日捧着道经,四处搜集奇怪的材料,在烟雾缭绕的丹炉前添柴火,然后看着那炼出的鬼都没胆吃的玩意手舞足蹈,谁也不知道这帮人一天到晚到底在干嘛。总之一个字:玄。[789]
18.这实在是让人悲痛的事情,一般到这种时候,都会有固定剧本:跳出来一大帮亲戚朋友,说些什么不要悲伤、要正常发挥水平、告慰先人之类的话,然后主人公擦干眼泪,抬头望天,握拳作苦大仇深状,毅然踏上前进的道路。[793]
19.在清除敌人首脑之前,必须先扫除一切外围和帮手,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,所谓掺沙子、挖墙脚是也。[803]
20.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人是不会懂得这些的,他们太天真,太幼稚,他们或许能够在考试中得到一百分,却不可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含义。所以他们虽然手握真理,却无法使用,满怀热情地踏入社会,却被撞得头破血流。[815]
21.什么是知行合一?答:就是知与行的合一。评:废话。[815]
22.利益,只有充足的利益,才有驱动人们的魔力,这就是这个 的真实面目,极其的残酷,却异常的真实。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,徐阶终于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意,无论有多么伟大正直的理想,要实现它,还必须懂得两个字——变通。只有变通,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,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 。[816]
23.因为天真的理想主义者纵使执着、纵使顽强,却依然是软弱的。他们并不明白,在这世上,很多事情你可以不理解,却必须接受。只有真正了解这个 的丑陋与污浊,被现实打击,被痛苦折磨,遍体鳞伤、无所遁形,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,依然微笑着,坚定前行的人,才是真正的勇者。不经历黑暗的人,是无法懂得光明的。[819]
24.所谓同志,是指志同道合的人。[821]
25.其实在这个 上,只要你敢忽悠,什么奇迹都是可能发生的。正所谓:只有想不到,没有忽不了。[824]
26.这个“世代”到底有多久?
一般来说,怎么也得有个一百年吧?
一百年?那是起步价,六百年起!还不打折![825]
27.所谓事可以做绝,话不能说绝,是也。[828]
28.虽然这套把戏在历史上屡见不鲜,却屡试不爽,而要使出这一招,也并非凡人可行,要知道,突然之间悲从心头起,鼻涕眼泪说下就下,毫不含糊,对脸部肌肉和中枢神经的技巧控制已到出神入化之地步,百年之后,犹让人叹为观止。[830]
29.历史证明,落水狗如果不打,就会变成恶狼。[831]
30.可是在权力的擂台上,不折不扣的好人注定是要完蛋的。[831]
31.可是政治高手就如同江湖大侠,想要金盆洗手一走了之,那是很难的,须知做大侠虽然风光,干掉大侠却更为风光。而政治高手们在打架时,从来不会玩三板斧,他们都是耍套路的,从毫不起眼的起手式,环环相扣,直到最后那致命的一击。836]
32.“即使日后身处绝境,亦需坚守,万勿轻言放弃!”是的,这句话我一直牢记在心,要隐忍,要忍受痛苦和折磨,要坚强地活下去,只有活下去,才有胜利的希望。[838]
33.这是 形象问题,换句话说,就算给得起钱,也丢不起人。[843]
34.外交,是指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方法,但它还有另外一个通俗的解释——用最礼貌的方式,说出最肮脏的话。[845]
35.牺牲尊严是不够的,要想在这场残酷的游戏里笑到最后,还必须背离原则,因为眼前的敌手,是一个不讲原则的人。而要战胜一个无原则的对手, 的方法就是放弃所有的原则。[849]
36.这就是传说中骂人的最高境界——先夸后骂,夸骂合一。[849]
37.但隐忍和沉寂不是目的,而是手段,它终将爆发在最后那一刻。[850]
38.居庙堂之上,处江湖之远,皆忧其民者,方可为官。[860]
39.在很多情况下,弹劾是一种政治手段,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,大家同朝为官,混个功名也不容易,弹劾贪污,下次就少贪点,弹劾礼仪,那就注意点形象,就算是弹劾长相不佳,最多不过是去整容,你来我往,相敬如宾。而死劾,并非是简单的文书,它是一种态度,一种决心,弹劾的罪状是足以置对方死地的罪名,弹劾的对象是足以决定自己生死的人,弹劾的结果是九死一生.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,以生命为赌注,冒死上劾,是为死劾。死劾,不是你死,就是我亡![861]
40.明知不能成功,明知必死无疑,依然慷慨而行。一般说来这种行为有着很多称呼,比如愚蠢、不自量力、飞蛾扑火等等,而在西方人的眼中,这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违反逻辑的行为。而在中国古老的哲学中,这种行为有着一个恰如其当的名称:明知不可为而为之。我深信,这正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魂魄。[862]
41.十六世纪是信息的时代,想在保住脑袋,混碗饭吃,就得时刻掌握朝廷的最新动态。[863]
42.历经磨难,矢志不移,叫做信念。不畏强权,虽死无惧,叫做勇气。[870]
43.对付流氓,要用流氓的方法。[870]
44.倭人为寇,是为倭寇。但恶劣的品行并不能否定他们的战斗力,且不说这帮人的武艺和战术水平,单说人家冒着掉进海里喂鱼的危险,跑上千里路来抢劫,就能充分说明他们的犯罪决心和毅力。[872]
45.四十个人就敢到南京搞自助游,要有四千个人,没准就敢去北京集资建房了(打不过地产商)。[878]
46.事实证明,中华武术确实是博大精深,拿刀的武士干不过拿棍的和尚,管你什么“阴流”、“剑道”,几棍子扫过去全部滚蛋。[880]
47.要说这本书(指《易经》),那可真算得上是万金油,上至外星生物,天外来客,下到 文明,人类前途,都可以从这本书里推出来,反正随你去读。[882]
48.一说起明代的科举考试制度,总是千人踩、万人踹,什么葬送人才,禁锢思想等等,比 还黑,比十大酷刑还狠,但历史已经证明,在那年头,这是一个最为科学的制度。在科举的考场上,没有 的公正,却有相对的公平,无论你是世家子弟,还是贫苦百姓,要想奔出美好前途,只有一个选择——拿起手中的笔,把那张考卷答完。然后封上你的姓名,等待着命运的来临。事实证明,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,才是中第的最佳途径,想玩花样,走后门,几乎肯定是死路一条。[887]
49.明代的言官们是很有民主精神的,几乎个个都有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度,外加唾液系统非常发达,且极具穷追猛打的狗仔队精神,遇到这种事情当然不会放过,逮住就咬,咬住就不放。[888]
50。但是历史无数次证明,棍棒打不倒经济规律,发家致富的意志和决心是无法阻拦的。[893]
51.在日本史书里,战国被描述成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,无数勇猛之士在万军之中横冲直撞,着实壮观。但是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,比如日本历史上 的桶狭间战役,那位威震日本,号称无人可挡的大诸侯今川义元,手底下的全部兵力不过四五万人,仅此而已。当时,一般战役两方人数加在一起也就五六千人,要摆在中国,这也就是个仪仗队,不过倒怪不得日本同志们,毕竟人口有限,要组织个大规模战役难度太大,说句寒掺话,能战死个几千人已经很不容易了。[895]
52.但就在宗礼准备预写他的第四次捷报时,徐海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真理——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。[897]
53.所谓 的手段,并不一定是指武力。只要能够消灭对手,可以使用任何方法。[902]
54.但是阅人无数的王翘翠依然选中了他,选中了这个可能明天脑袋就要搬家的倭寇,这似乎是一个毫无逻辑的选择,不是因为金钱,也不是因为权势。如果说一定要找出一个理由的话,我相信它的名字叫爱情。[905]
55.为了实现日本同行光荣地去死,义无反顾地去死的武士道主义精神,把背黑锅啃骨头进行到底,徐海在出发前反复对他们强调,他们即将面对的,是最为强悍的明军,即将进行的,是一场艰苦的战斗,正是实现个人价值(战死)的最好时机。[907]
56.胡宗宪之所以如此安心,是因为俞大猷有一个公认的作战特点——“计定而后大举,兵集而后齐发”。通俗点说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,不见鬼子不拉弦。[908]
57.这也算是老把戏了,就如同水浒传里的林冲,好不容易上了梁山,王伦大哥却告诉他,要想入伙,必须下山杀一个人。作为梁山流氓团伙的头目,王伦的这一指示可谓用心良苦,因为只有杀了人,才能全心全意干坏事,并培养出对组织的高度认同感和深刻的危机感(出了事大家一起完蛋,谁也别想跑)。[911]
58.如果要搞个三千年来的 畅销书排行榜,《孙子兵法》至少可以排进前五十名,此书早已打入国际市场,行销海外,这本书拿破仑买过,希特勒也买过,上到八十岁的老头,下到四五岁的孩童,都是孙子的忠实读者。[931]
59.要想实现自我崇高伟大的志向,必须拥有脚踏实地,切实可行的方法。
60.天道有常,或因人势而迟,然终不误。
61.迟来的正义依然是正义。
62.自然界从诞生的那刻起,就有了永恒的规律,春天成长,冬天凋零,周而复始。
人世间也一样,从它的起始,到它的灭亡,规则恒久不变,是为天道。
在史书中无数的尸山血河、生生死死背后,我看到了它,它始终在那里,静静地注视着我们,无论兴衰更替,无论岁月流逝。
它告诉我,在这个污秽、混乱、肮脏的 上,公道和正义终究是存在的。
天道有常,从它的起始,到它的灭亡,恒久不变。
63.张牙舞爪的人,往往是脆弱的,因为真正强大的人,是自信的,自信就会温和,温和就会坚定。
无需暴力,无需杀戮,因为温和,才是最高层次的暴力。
64.自古以来,爷爷是好汉,孙子哭着喊着偏要当汉奸的,实在太多,古代有古代的汉奸,现在有现代的汉奸,此所谓汉奸恒久远,遗臭永流传。
65.传庭死,而明亡矣。
66. 在搞完大大小小不厌其烦的程序仪式后,明神宗下旨,当众宣读大明诏书,通传 ,宣告抗倭援朝之役就此结束。
这是一封诏书,也是一个预言,因为在这份长篇大论之中,有这样一句话:
义武奋扬,跳梁者,虽强必戮!
67. 因为所有的一切,都已经牢牢地刻入了我们的骨髓——坚强、勇敢、无所畏惧。
日本人不懂得,所以他们失败了,以前如此,现在如此,将来依然如此。
68.有的人死了,他还活着;有的人活着,他早该死了……
沈万三有很多传奇故事,是如何威胁到朱元璋的?
“国史浩瀚,公子拾遗”
本期概览
厂卫,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群体,自从明太祖设立锦衣卫,成祖设立东厂以来就一直陪伴着明朝,直至大明灭亡。
从现在的角度来看,厂卫制度无疑是令人生恶的“特务机关”,但是明朝皇帝设立它的初衷却不是如此,甚至一度成为 最得力的助手。
那么,厂卫制度究竟是如何从国之利器堕落到误国害民地步的呢?
锦衣卫影视剧形象
东厂影视剧形象
厂卫的建立:天才般的构想
1368年,朱元璋在南京称帝,正式建立中国最后一个 *** 封建政权——明朝。出身贫农的他,从骨子里就恨透了官僚,即便自己已经成为了帝国的主宰,这种恨意也无法消除,在对功臣勋贵赶尽杀绝以后,不安和独权的心理不仅没有消除,反而越来越严重。
最终他提出了一个天才般的构想——在三法司之外,构筑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监察网络,这就是锦衣卫
明太祖朱元璋像
锦衣卫的建立
至正二十四年,也就是朱元璋还在反抗元朝统治的斗争中的时候,他就仿照元朝拱卫制度设立了拱卫司作为他的贴身护卫,统归督抚管辖,这也锦衣卫的雏形;,洪武二年,反抗元朝取得胜利后,拱卫司就改为了亲军都督府,顾名思义,此时的亲军就真正意义上归属皇帝个人所有了;两年后,又改制仪鸾司。
到洪武十五年,真正意义上的锦衣卫诞生了,经过数次改革,朱元璋终于给自己的构想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:
拱卫司——都尉司——亲军都督府——仪鸾司——锦衣卫
《出警图》锦衣卫
东厂的建立
一提到锦衣卫,必定会想到东厂,但其实,东厂的建立远不如锦衣卫来得早。
永乐十八年,明成祖朱棣设立东辑事厂,简称东厂,而首领则由亲信的宦官担任。其实很多人会问,朱元璋曾明令禁止宦官和后宫干政,而朱棣已经重新启用了锦衣卫,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地设立一个由宦官管理的东厂呢?
我猜原因有二:
1.朱棣是篡位夺取政权的,而朱元璋留下的文武大臣大多都倾向于朱允炆,对于这些大臣,朱棣是 不敢相信的,而朱允炆的失踪,让朱棣更加焦急不安,所以朱元璋留下的人脉资源他都不会轻易去相信的。
2.朱棣在 的过程中,宦官的功劳确实功不可没,例如道衍和尚,是他靖难过程中最为得力的助手,不仅忠心可鉴,而且能力非凡,朱棣对于宦官的好感颇深,也 信任他们。
而这两个原因,也正是东厂设立的目的。
东辑事厂
在整个明朝时期,“厂”并非仅仅是指东厂,还包括 成化年间的西厂 以及 正德年间的内行厂 。
西厂的建立 源自于一起偶然事件:
当时有一名奸臣名叫李子龙,在朝中有许多亲信,在这些亲信的帮助下,李子龙屡次潜入大内,登上万岁上游览,虽然并无言明来意,但是宫中却盛传李子龙想要弑君,而二十多岁的宪宗皇帝得知此事随即传命锦衣卫诛杀李子龙,“李子龙”事件发生后,宪宗皇帝一直觉得有人想谋权篡位,便以“刺探民情”为由,设立西厂,由权臣汪直负责。
内行厂的建立 则相对来说简单得多,正德年间的权奸刘瑾权势滔天,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,在京师之内又增设内行厂,权力颇大,不仅是锦衣卫,连东厂和西厂都可随意监视,但皇帝怎么可能容许如此庞大的权力存在呢?刘瑾倒台后,西厂和内行厂都相继解散,明朝的 又回到了锦衣卫和东厂并行的局面了。
总之,“厂”这个组织大部分时间均指代东厂,只是中间出现了西厂和内行厂这两个小插曲,总体来说并无不同,可以理解为某一个阶段的权力加深而已。
司法和监察最佳助手——国之利器
从现在的视角来看,厂卫制度是明朝的 政策,但是,在明朝初期,厂卫制度却是明朝司法和监察的最佳帮手。
明朝是在战乱中建立的,初期的明朝百废待兴,经济上的停滞自然不必多言,在政治上各种势力暗流涌动,了解明史的人都知道,明朝初期其实并不太平,洪武时期的北元势力、“洪武四大案”等等,那都是会动摇国本的事情,可以说朱元璋这三十年皇帝不好当。
好不容易朱元璋一切都打点好,把江山移交给长孙朱允炆的时候,又出现了“靖难之役”,可以说,明朝的初期是在动荡中不断发展的。
面对尚未安定的朝政,不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,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刑法和监察,毕竟 杆子底下出政权,厂卫制度就成了当仁不让的首选了,要想知道厂卫是如何厂卫国之利器的,那还得先从厂卫的只能开始说起:
锦衣卫的职能
一、侍卫、仪仗职能
这应该很好理解,毕竟锦衣卫就是依靠侍卫仪仗起家的,本来就是皇帝的亲军,护卫皇帝以及皇亲国戚都是分内的事情;另外,在皇帝巡幸或者外交活动的过程中,还得负责排场等仪仗工作,毕竟人家也是一国之君,没点排场,有失国体。
嘉靖十五年,安南国发生叛乱,中止了对明朝的臣服,礼部和兵部共同上奏:“乞先差锦衣卫官有胆略才识、通达事机者一二人,令广西镇巡官选委官卫有司 深晓夷情、熟知道路者三五人同往彼国勘问背叛情由奏报”
大国对于小国的外交,那一定是讲究排场的,这种事情怎么能少了锦衣卫呢?对吧
二、缉捕职能
缉捕,顾名思义就是“缉查”和“捕盗”,先来说说缉查,别以为什么人都有资格被缉查的,锦衣卫的缉查职能是专门针对 的,朱元璋开国以后,对于和他一起打 的死党始终放不下戒心,几乎到了日不能思,夜不能寐的地步,于是他决定赋予锦衣卫暗中观察的权力:
明初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一天晚上因为一些琐事而生闷气,独自在书房郁郁寡欢,第二天上朝的时候,朱元璋随口就问他昨天为什么生气,宋讷一脸诧异,朱元璋便命人将锦衣卫暗中画的画像给他看,宋讷只能实话相对,朱元璋才微微一笑。
可见,锦衣卫真的是无孔不入,不过话又说回来,没点画画的水平估计还做不成锦衣卫~~
捕盗,如果你认为是抓捕盗贼,那也太小看锦衣卫了,区区 何以劳烦锦衣卫呢?这个“盗”,并非是指盗贼,而是指起义者和刑事罪犯,正所谓“盗贼奸倃,街涂沟疶,密缉而时审之”,主要负责京城防卫和治安工作。
三、监督司法
明代的司法体系是“三法司”——刑部、大理寺、都察院。本来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体系,但是锦衣卫的出现就让这个体系变得不再正常,司法体系本来应该是代表客观立场的,但是锦衣卫是什么?是皇帝个人意志的载体,是一个主观的存在,当主观意志开始监视客观存在,那么所谓的天平就会严重倾斜。
最 的就是臭名昭著的“诏狱”了,作为一个比监狱恐怖无数倍的地方,诏狱一直是明代犯人的噩梦,许多犯人宁愿自尽也不愿意去诏狱,因为他们深知一旦进入诏狱,那么不仅必死无疑,而且还会受尽非人的折磨,甚至连太祖皇帝朱元璋都觉得残忍,曾下令弃用:
“诏内外狱勿得上锦衣狱,大小咸经司法”
东厂的职能
东厂相较于锦衣卫而言,其职能在本质上并没有过多的差别,只是更加专注于侦缉方面的工作,自永乐十八年,明成祖设立东厂开始,明朝的特务政治逐渐开始完善,一张密集的监察大网包围了整个 ,包括政治,经济,军事,民生等诸多领域,一切的一切都尽在皇帝的监视之下:
《明史·刑法志》:“刑法有创自有明,不衷古制者,廷杖、东西厂、锦衣卫、镇抚司狱是已。是数者,杀人至惨,而不丽于法。踵而行之,至未造而极。举朝野命,一听之武夫、宦竖之手,良可叹也。”又“东厂之设,始于成祖。锦衣卫之狱,太祖尝用之,后已禁止,其复用亦自永乐时。厂与卫相倚,故言者并称厂卫。”
厂卫制度的完善成为了明朝初年最大的杀器,洪武、永乐两朝政治清明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这项制度,在锦衣卫和东厂的相继监管下,为人臣者,不敢逾越丝毫,政治上的安定给 复苏奠定了基础,虽然是一个 ,但是却在无形之中,保护了 的稳定,让明朝的前期发展能够顺利进行。
厂卫制度其实功不可没!
“厂”、“卫”的权力纷争和与皇权的背离
在具体阐述这个之前,我们先来讲一讲关于宋朝的“三冗”
什么是“三冗”呢?三冗,就是冗兵、冗官、冗费,“冗”就是多余的意思,那么“三冗”就是指的多余的士兵,多余的官吏,多余的支出,正是这“三冗”使得原本富庶无比的大宋,到了末期却变得积贫积弱,最终无法逃过亡国的命运。
那为什么要讲这个呢?前面提到,东厂和锦衣卫其实是一个权力性质极其相似的组织机构,同样是负责侦缉,同样是为皇帝效命,同样是属于 ,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,势必会出现权力并行的情况,而对于一个封建帝国来说,权力并行的后果无非就是两种:
1.像宋朝一样,两边兼顾,最终使得 机制臃肿不堪。
2.就是权力纷争和压制,拥有强大资源的一方会逐渐控制另一方。
东厂和锦衣卫就属于第二种,现如今的影视剧,但凡涉及到锦衣卫题材的,那一定会顺带到东厂的“戏份”,更有趣的是,锦衣卫的形象是 正面的,而东厂则因为是宦官领导,所以其形象一定是 的,其实,从历史角度来看,这样的论断也就仅仅只为了影视效果, 不是真实的。
其实,自打成祖设立东厂开始,东厂就一直凌驾于锦衣卫之上,一直到崇祯皇帝肃清魏阉,二百多年的时间,锦衣卫多数时候是处于被掌控的地位,甚至在权臣魏忠贤执政时期,锦衣卫直接沦为了东厂的下行机构,锦衣卫指挥使的任命全权由东厂负责,这一时期,也是锦衣卫存在感最低的时期。
但是,两者权力的纷争充其量也不过就是内部矛盾,锦衣卫和东厂就如同是皇帝的“妃子”,谁得宠谁就能压制对方,皇帝是不会去主动调节“后宫”矛盾的,反正都是为了自己的统治需要,谁占上风都一样,可是,当厂卫制度和官僚主义开始有了交集的时候,那皇权的警觉就会大大提高。
厂卫制度+官僚主义=误国害民
明朝的皇帝是不喜欢官僚的!
这一点从朱元璋开始就注定了,朱元璋是贫农出身,打心底里就十分厌恶做官的人,在他的帝国蓝图里,官僚和皇权永远是对立的,并且皇权是必须牢牢掌控着官僚的——我为什么要设立厂卫?还不就是为了更好地监视百官嘛!
当厂卫制度和皇权的蜜月期过了以后,厂卫、皇权、官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开始变得微妙了起来,皇权压制厂卫和官僚,官僚需要厂卫来试探皇权,厂卫需要在皇权和官僚的夹缝中生存,这样的局面对于厂卫来说,只有左右逢源才是上上策了,毕竟伴君如伴虎,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中,多一个同盟其实没什么不好的,至少死之前还能拉个垫背的。所以和官僚主义的勾结成为了厂卫制度的必然选择:
“官僚主义在本质上就是忽视现实,专讲形式,在 *** 下级机关可以解决的问题,而又不需要详细规定的事情,却要提交上级机关以延长时日。”
官僚主义所拖延的时间,就给了厂卫制度很大的发挥空间,我们常说,迟则生变,可能本来只是个很简单的案件,经过厂卫和官僚的双重发酵,很有可能就变成了非常重大的政治事件,再加上皇权本来就对官僚们心存芥蒂,官僚为了自身发展,也会极力拉拢厂卫,进而形成合力。
厂卫和官僚的合力就是百姓水生火热的开始:
“大珰大监,纵横驿骚,吸髓饮血,以供进奉。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 萧然,生灵涂炭矣”。
本来应该是政治的维稳工具, 的监察典型,最后却变成了误国害民的罪魁祸首,这不得不说是厂卫与官僚形成的合力所带来的危害:
“大作奸弊,称奉密旨搜金宝。募人告密,诬大商巨室藏违禁物,所破产什倾家。杀人莫敢问。”陈奉在荆州,恣行威虐,每托巡历,鞭笞官吏,剽劫行旅。其党至人民家,奸 *** 女,或掠入税监署中。马堂在临清,诸亡命从者数百人,白昼手银铛夺人产,抗者辄以违禁罪之。中人之家,破者大半。梁永在陕西尽发历代陵寝,搜摸金玉,旁行劫掠,所至邑令皆逃。税额外增耗数倍。二十年中所遣内官到处苛削百姓,引起民变,毒遍 。这种情形,皇帝不是不知道,但是他却故意放纵,来收受他的代表所剥削的十分之一的残沥。“
这股合力所带来的风暴,已经逐渐摆脱了皇权控制,当然,这种摆脱并不是明面上的,甚至与其说是一种摆脱,不如说是一种参与,一种皇权的默许。
《明史》说:“神宗宠爱诸税监,自大学士赵志皋、沈一贯而下,廷臣谏者不下百余疏,悉寝不报,而诸税监有所纠劾,朝上夕下,辄加重谴,以故诸税监益骄。”
大厦将倾,厂卫末路
总结来说,厂卫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政治制度,它既是皇权极度膨胀的产物,又是皇权变相分权的一种举措,在皇权和官僚的夹缝中生存的厂卫,早就走向了正义的背离面,在人民的心目中也早已烙下了阴暗的形象,百姓对于明朝的失望也在逐步加深:
《启祯记闻录》三:“七月二十五日,枫桥有好事者敛银于粮食行中,以为赛会之资,风闻从来未有之盛……衿绅士庶男女老幼,倾城 ,肩舆舟楫之价,皆倍于常。通国若狂。”次年三月十九日北京 *** 颠覆,在得到国变消息后的吴江,竟举行从来未有之盛会。同书记:“四月初二日吴江赛会,目睹者云富丽异常,为郡中从来所未有。是时北都不祥之说已竞传,民间犹为此举,可见人无忧国之心!”这不是偶然的!
*** 封建政权最后的辉煌——灭亡,却是在 *** 的一片叫好声中的,我想,在这种讽刺之下,土崩瓦解的厂卫制度是立下了“汗马功劳”的
明朝(326)锦衣卫(5)皇权(4)
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由张卫健演的,张卫健演的那个人就是沈万三。在电视剧中沈万三没有被朱元璋给杀死而是没收了所有的钱财,沈万三又重新远洋做生意去了。其实历史上对于沈万三的死有各种不同的版本,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沈万三。
沈万三,本名沈富,字仲荣,俗称万三,做为巨富的别号。他是元未明初的商人、江南首富。自明代以来,关于沈万三的各种传说不绝于耳。这些传闻都是关于他的财富,沈万三也成了巨富的代名词。人们还喜欢叫他万三老爷呢!在那部电视剧里说沈万三有一个聚宝盆可以钱生钱,其实这就是聚宝盆的来历。
《明史高皇后传》有这么一段话吴兴富民沈秀者,助筑都城三之一,又请犒军。帝怒曰:‘匹夫犒天子军,乱民也,宜诛。’后谏曰:‘妾闻法者,诛不法也,非以诛不祥。民富敌国,民自不祥。不祥之民,天将灾之,陛下何诛焉!’乃释秀,戍云南。”沈秀就是沈万三,修了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还不够,还想帮朱元璋犒赏三军,没想到好心彻底成了驴肝肺,让这个要饭皇帝起了杀心,还得靠大脚马皇后出手,才能留了一条命流放云南。按照《明史》的记载,救了沈万三一命的是马皇后,马皇后又死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,明军傅友德、蓝玉、沐英等率军进兵云南则在洪武十四年(1381年),彻底平定正好是马皇后过世的那一年。历史上说过沈万三的后人活跃在云南一带,当然活跃在云南一带的还有吴三桂的后代。
沈万三是一个富商,富可敌国,虽然其发家致富的途径并不是非常的光荣,但他的富有却是不能否认的。一个 ,最有钱的应该是皇帝,怎么能让一个商人爬到自己的头上来呢?朱元璋深深的知道,一旦有这么一个人强大起来,自己一手建立的王朝马上就会不属于自己,不属于自己的家族,所以这沈万三就是朱元璋心头的一根刺,不除是不可能的。为了除掉这沈万三,朱元璋也是用尽了心思,首先就是拉拢其成为自己人,于是朱元璋和沈万三成了结拜兄弟。任何一个有头脑的商人都分得清好坏,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身份,也不能想着骑到皇帝的头上,然而这沈万三却偏偏不是一个谦逊的人,相反,他无比的狂妄自大,从来没想过他的行为会对自己造成什么样的后果。
朱元璋打下江山后,想要在南京建都,建立都城是要耗费很多的金钱和资源的,然而征战沙场这么多年,国库空虚,没有办法支撑这么一大笔支出,于是朱元璋想到了沈万三。这沈万三也爽快,一口就答应出钱帮忙,的确是大手笔。没过多长时间,都城的建设项目完毕,比朱元璋预期的时间还要早,朱元璋心里既开心又愤怒,对沈万三的顾忌就更加深了,认为此人不除,后患无穷。沈万三却是个没什么心眼的,不仅出钱修建都城,连朱元璋的军队都想一并赏了,对君王来说,你连自己的军队都想插手,看来你离 也就不远了,除沈万三的心更加的急了。
朱元璋对于明朝帝国的设计蓝图中,是不允许富人们存身的。这个贫农出身,苦了半辈子的农民皇帝认为富人们会损害他的统治,妨碍他对帝国的掌控。所以,沈万三的败亡探秘到最后,揭晓出来的不过是皇权制度下的“潜规则”罢了。
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“第一部《洪武大帝》(后又名《朱元璋卷》)读书笔记600+就可以”的各个方面。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,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。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,请随时告诉我。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